海外谈中国:沈阳“歼-50”肯定有人驾驶 采用二维推力矢量发动机
来源:A8体育直播 发布时间:2025-06-27 04:29:42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研制的中国下一代无尾重型战斗机,第一次和第二次试飞之间似乎经历了几个月的沉寂。
之后,来自中国的新图片和视频显示,它在天空中出现的频率慢慢的升高。这架重型战斗机有多个非官方代号,比如“歼-50”和“歼-XDS”,在最近它又进行了一次试飞,拍摄到了这架神秘的隐形战斗机比以往更清晰的画面,这中间还包括可能是其座舱罩的首次真实影像。
本文为美国“战争地带(War Zone)”网站评论文章,作者Tyler Rogoway,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由于本文作者为美国人,对中国真实的情况的了解主要来自于网络,因此会出现很多错误,请结合自己理解来看待相关问题。本人翻译此文章只为了转述美国有关人员在分析社交平台的视频和照片后,表达的一些看法,并非证实或支持其观点,希望我们大家能够理解。
自2024年12月26日该机首次试飞以来,其座舱盖一直非常关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图像能够清晰地展示座舱罩。由于该机宽大的机鼻,在地面的拍摄角度和较低的质量,此前在图像中只能隐约看到可能是座舱罩的一部分。这引发了一个疑问:这架重型战斗机大小的飞机是否有机组人员。
我们对这架飞机,以及外形更大的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制造的三发飞机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分析,得出结论:这架飞机几乎肯定有人驾驶。凭借最新的图像,我们终于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了。
一张照片展示了这架飞机的侧面角度,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最重要的是,它展现了一个非常流线型的气泡座舱盖,与机身上部紧密融合。雷达罩和驾驶舱可能是雷达反射的主要热点区域,最大限度减少雷达反射信号对于有人驾驶的隐形飞机的生存能力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同样的原因——直到现在我们都很难从下方看到座舱罩——这也使其难以被位于下方的雷达系统捕捉到这个热点区域。敌方雷达可能位于地面或低空飞行的飞机上。“歼-50”战斗机的升限尚不清楚,但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性能以及传感器和武器系统的覆盖范围,其升限应该相当高。
目前,尚不清楚这架飞机的机组人员是一人还是两人。座舱罩看起来很长,可能适合串联机组布局。
这张侧面照片也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这架新型战斗机的比例和外形。其菱形前机身以及靠近驾驶舱上方明显的折线也清晰可见。机鼻下方的突起可能是一个用于光电瞄准和/或红外搜索与跟踪(IRST)系统的多面孔径装置,中国歼-20和美国F-35隐形战斗机也有类似的装置。
从后下方的另一个角度拍摄的照片,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这架战斗机的尾喷口。正如预期的那样,这是二维尾喷口,并且很可能是推力矢量尾喷口,与美国F-22“猛禽”战斗机的设计非常相似。这种设计在低可观测性、飞行性能和机动性,尤其是稳定性之间取得了平衡,尤其是考虑到这种无尾战术飞机自身会非常不稳定。
至少从2022年起,中国就一直在展示其推力矢量发动机概念。在珠海航展现场,展示过一款缩比模型,与我们在最新照片和视频中看到的非常相似。在最新的影像中,我们还能够正常的看到独特的可偏转翼尖舵面正在运作,其中右侧的翼尖舵面有较大的偏转角度。
正如预期的那样,跟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获得了慢慢的变多关于沈阳飞机工业公司无尾隐形战斗机的更多图像。如果试飞接着来进行,到夏天时,我们该能够更好地了解这架飞机的可观测特征。
- 上一条:涡轮螺旋桨客机mod
- 下一条:孔明直播:《10月10日热点信息+个股公告